第78章(2 / 2)

春雪融化之时,盛和光启程回京。

也不知小寒身在何处,想来应是已经离开了京城了,否则她又怎会写那么一封信。最开始他收到那封信时,觉得小寒对自己也还有几分情意。可是,到后来,他却琢磨出来了,定是她要离京,却发现沈屹仍在朝中爲官,担心自己爲难沈屹,这才写了这么一封信,好卖个人情。

盛和光早已派了人前往江南,寻找丹溪谷。然而,至今一无所获。

等他回到京城之时,春闱考试刚刚结束。沈屹果然进了头三甲,据说,本该是状元。但是,圣上看了看第三名,那是个年过不惑的黑脸大叔,圣上笔锋一转,便将玉树临风的沈屹点爲探花郎。

一时,榜下抓婿的丈母娘们都恨不能将探花郎抓回去给自己女儿,只是,一想到含章公主,都打了退堂鼓。京中不知多少世家小姐扼腕叹息。

沈屹自己是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事情的。小寒去年初秋离京,回了丹溪谷一趟,最后却是在杭州定居,行医治病。沈屹本是劝说她在丹溪谷研究药物的,然而,小寒最终仍是决定出来,行医救人。

沈屹正在谋划着外放杭州。只不过,杭州富庶,不知多少人想去。

太子看到他的奏折,也是微微吃了一惊,道:「你乃是状元之才,按说该进入翰林院,有了翰林院的资历,再外放,将来回来,自然是入阁拜相了。爲何要先去外放?」

沈屹道:「入翰林院,将来入阁拜相,自也是我的愿望。但是,江南之地,虽然富庶,可是,开国至今百余年了,那一地的贪腐与官商勾结,甚是严重。殿下您有中兴王朝的想法,那就要先整顿吏治。整顿吏治,该先从江南着手。江南乃是全国税赋的重心所在。我若是只待在翰林院里,只怕对江南吏治就是一无所知了。因此,冲不如早,微臣且先去了解清楚,好做打算。」

太子听完,露出赞许的笑容,道:「如此,我便安排你去苏州吧!务必将江南官场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给我理清楚了,将来才好出手整顿。本宫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!」

小寒如今居住在西湖边上一处园子里,她取名爲「竹里馆」。院前院后,都栽种着翠竹,郁郁苍苍,很有隐士高人的意味。

每日她坐诊半日,也有时候外出看诊,下午便在院里制药制香,生活甚是惬意,悠然自得。

耿江天同她一起,也在杭州。只不过,耿江天是在爲师父打理産业,收租度日,也很是清闲。

没了耿江天的护卫,沈屹不放心,一早就安排了仆人侍卫和丫鬟,将她护得严严实实的。

这日午后,她正在制香,丫鬟天青掀开帘子,笑道:「姑娘,隔壁的张先生又来了,说是得了上好的香料,特地与姑娘您品鉴一番。」

小寒闻言,放下了笔,出去迎客。

只见客厅里,坐着一个身材高瘦、气质沉稳的男子,正是张先生张乐之。两家说是隔壁,其实离得幷不算近,隔了一条小河。张乐之隐居於此,作画写诗、阴阳八卦、药理医理、种花种菜,都有所涉猎,颇有些全才的意思。对小寒,甚是热情。

见到小寒出来,张乐之面上露出了笑容,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,道:「我偶尔得了这么一块沉水香,你精通制香,可能看出这香是真是假?」

小寒仔细看了,道:「这确实乃是真品,而且是上好的品种,就是在南洋本地,应该也难以找到这样的好东西。」

张乐之将锦盒推倒小寒面前,道:「我听闻制香之时,常常需要沉水香作爲引子。这块沉水香,你且拿着,将就着用用。」

小寒微微苦笑,道:「我自己有的……」

张乐之道:「我留着,用处不大,不如还是赠与你。你喜欢就多用,不喜欢就少用。」

小寒还欲再说,张乐之却已经站起身来,道:「那我就先走了!若是做出好的香品了,小寒姑娘记得请我过来品一品。」

也不待小寒回答,便风一般地离开了。

小寒看着手中的沉水香,有些哭笑不得。一旁的天青却是掩唇笑了,道:「这一个月,张公子几乎每天都在送东西。前朝的名画、新出的牡丹、东北的狼毫笔、苏州老字号的糕饼点心,奴婢都快数不过来了。若是张公子再这么送下去,恐怕连自己都要送过来了!」

面对天青的揶揄,小寒面上却幷无甚喜意。她对情爱之事,如今有些避之唯恐不及。张乐之此番行事,倒叫她心里有些苦恼,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,只得轻叹了一口气:「天青,你把他送来的东西都打包好,我寻个时间还回去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