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寒入了屋内,洗了热水脸,躺在床上,闭着双眼,脑中却盘算着该怎么把这事情给应付过去。少说在扬州要待七八日,少不得要出门。若是盛和光真的找到了扬州瘦马从前的旧友,暗中认一认,自己便要露馅了。
该怎么办?要不要先向盛和光坦白?
她心里拿不定主意。盛和光既然都说了,想娶自己,那么,是不是永宁侯的事情,他会尊重她的想法和做法?若是他反对呢?自己又能怎么办?
她实在猜不准盛和光对此会是怎样的反应。
她总是忍不住想起,很久以前楚怜说的,盛和光与五皇子是一样的人,他们最爱的是他们的权势地位。女人当然也是爱的,只是没那么爱而已。
盛和光在盛王府吃了那么多苦,几乎是任人拿捏,当有机会掌握权力的时候,绝不会容忍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。
永宁侯负责禁宫与京城戍卫,在改朝换代之时,这几乎是最爲关键的位置了。盛和光很可能不允许自己对付永宁侯,甚至可能把自己再一次软禁。
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。
第三日,就到了论道辩论之日。辩论的地方,设立在当地孔庙。
这一天,天气甚好,阳光明媚。孔庙早已是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,都是十七八到二十余岁的青年学子。因是参与论道辩论,姿容仪态都很是重要,都经过专门练习,因此,放眼望过去,俊朗青年颇多。由於各书院里女学生都很少,此番在现场的女学生就更少了,只有寥寥几个。小寒跟在盛和光身边,也算是现场少有的几个女学生。她容貌娇艶,身段妖娆,引得好几个青年频频回头注目。
盛和光看到这么一群俊朗少年,再看看小寒,道:「罢了,你先回去吧。」还是不想给别人看到!
小寒正担心会被人发现自己不是真正的扬州瘦马,听到盛和光这么说,忙不迭地应了。便独自走了出去,回家去了。
盛和光看着小寒的背影,却是越发有些摸不清她心底的想法。
不过,辩论在即,盛和光忙收敛心神,观看题目,准备进入第一轮的比试。
今日是初试。所有的队伍参加抽签,确定各自对手。盛和光抽到的签所对应的对手,是一个有四年合作经验的组合,来自苏州碧水书院。
第一轮辩论的题目,由李夜箫抽取的。题目是「乱世是否应该使用重典」,盛和光他们必须站在肯定的角度去说这个事情。
这乃是法律治理的原理性辩论,自是难不倒盛和光和李夜箫。两人引经据典、旁征博引,将观点说得稳固而无懈可击。对手虽然有精彩时刻,但是,大约经验不足,有一日发言时还有些结巴。
盛和光和李夜箫毫无悬念地进入到第二轮比赛中。
第二轮比赛,盛和光抽题。打开题目时,他小小吃了一惊,递给彭大儒,道:「老师,这是真的题目么?」
彭大儒看了,哈哈大笑,道:「这个我倒是知道,是碧水书院的曾老儿出的题目。还在那里长篇大论。」
李夜箫有些好奇盛和光爲何这么紧张,当下接过题目,就看到里头写的是:「好的婚姻不必门当户对」。他不由得默默地看了一眼盛和光,沉默了。
盛和光有些受不了他的眼神,挑眉问道:「师弟这是怎么回事?爲何只看着我,却不说话?」
李夜箫道:「这题目有些刁钻,三爷有什么想法?」
三爷此刻正在心里駡人。这个题目所涉及的内容,完全属个人私事,根本没有辩论的必要。尤其对於男人而言,家长里短实在无趣了。
盛和光与李夜箫二人一起,极快地确定好了观点,便上场与对方展开辩论。
此时,虽然男女交游不禁,但是,门当户对依然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。不必门当户对,可谓是极爲少见的观点。盛和光想起自己最开始,在小寒未曾爲他治好双腿的时候,在他未曾意识到小寒重要性的时候,他那时候也觉得小寒的身份太过低微,就该来好好伺候他,给她一个侧妃的位置,已经是极限。
后来,随着相处日久,他才下定决心要娶小寒入门,可是,他总还是觉得哪个地方出了问题。
到了此刻,在与李夜箫梳理了观点的这一刻,他突然就想明白了。
「门当户对没有错。然而,我们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人都门当户对地结婚。门当户对,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,找到两个生活习惯相同或者相近的人。但是,夫妻双方,是不是合适,是不是彼此喜爱,本质上是夫妻二人是否在精神上相互支持,在学识上相互匹配。性情相投、追求相近的人,才可能长长久久地相处下去。」李夜箫在总结陈述的时候说道。
盛和光终於明白,他面对小寒时,隐隐存在心头的不安来自何处。小寒隐瞒了身世真相,她的精神支持,幷非来自於他盛和光。那么,小寒确实很可能,如同她当日所说的,寻到合适的机会,就拿着身契离开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