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
陶氏回了自己院里,盛霁光就迎了出来:「母亲,如何?」
陶氏气定神闲地喝了一盏热茶,笑道:「盛和光以爲,全是马氏的诡计。而且,他同意由我来选妻。」
「那册封世子之事呢?」盛霁光急切地问。
陶氏摇头:「凡事循序渐进。我从来没去见过他,一去就提,太过突兀了。他五月才上京城,你这段时日,多去找他,待熟悉些了,再顺势提出。」
盛霁光对母亲的话,向来听从。果真每隔几日就到沧海院去,与盛和光联络感情,到了四月末,果然熟络了不少。
这一日,兄弟俩正在下围棋,最后,盛和光又输了,他苦笑道:「大哥,你可是太厉害了!我就没能赢几次。」
盛霁光心情很好,哈哈大笑:「三弟,承让承让。」
「这段时日多谢大哥陪我下棋。可惜我这儿没什么贵重的东西,着实不知如何感谢大哥了。」
盛霁光心中暗喜,接口道:「若三弟有心,却有一事,求三弟帮忙。」
「何事?大哥请说。」
「自从佛堂失火,父王日夜难以安寝,头发都白了不少。尤其是这么多年来,圣上都不允许册封世子。父王忧心,是不是王爵将失,才会天降大火。三弟你与五皇子交好,又有贵妃娘娘的交情,若是能劝说一二,早日册封世子,也好替父王分忧。」
盛和光听了,点头道:「若有机会,我就说说看看。」
盛霁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。盛和光却看着棋盘,拈起一枚棋子,啪地一声,放在了一处。方才,明明是黑棋死白棋生的局面,瞬间就调转过来了。
陶氏母子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。二爷无子,不能生育,三爷腿疾,四爷母亲刚刚被废,沦爲庶子。如此,只有他盛霁光,乃是长子,育有孩儿,册封世子,名正言顺。
且容他们蹦躂几天。
到了五月初,盛和光一行人出发,前往京城。此刻春末夏初,一路走来,天高地阔,阳光明媚,山清水秀,风光宜人。
很快就要入京了。小寒的心中,一会是欢喜,应该很快就能见到兄长,一会是忧虑,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与兄长见面说话,更不知他如此身体状况如何。一会是烦躁,不知道永宁侯府中是怎样的一番光景,不知那冯琳会不会三天两头在盛和光面前晃。
越近京城,欢乐喜悦的心情就越淡,更多的是忧虑、烦躁、忐忑,对於不可知不确定的未来的担忧。
盛和光就眼看着小瘦马眼中的欢喜的光芒渐渐淡了,取而代之是怅然迷茫和焦虑的情绪。尽管她努力地想掩饰,却无论如何也是掩饰不住的。
「你在怕什么?」这一日,按摩完,盛和光问道。小瘦马一向惯会做戏,情绪控制得极好,这回,京城里可有什么事情,或者人,叫她如此患得患失?
小寒一怔,连忙摇头:「幷没有……」
「跟我说实话!」盛和光打断了她的话,口气严厉。
小寒咬着唇,觑了盛和光一眼,叹气道:「我就是有点怕。听说,永宁侯府乃是一等一的权臣府邸,圣上面前的红人,我怕别人看不起我……」
盛和光又打断了她:「你在说谎!再给你一次机会。」
小寒咬着唇,这回是说不出话来了。真正的担忧,当然不能告诉盛和光的,否则自己的身世怎么说得过去?
「说!」
小寒耷拉着脑袋:「也没什么事,就是怕三爷到了京城,遇到合适的世家贵女,就要成亲了。」
盛和光打量她,嗤笑:「这样的事情也值得担心?放心吧,在我解毒痊愈之前,我怎可能娶妻?」
小瘦马瞬间抬起了头,双眼发亮,唇色红艶,看着盛和光:「三爷,您真是太好了!」
盛和光忽感到耳根一阵发热,斥道:「我不想听那么多奉承话。以后,可以省一省!」
小瘦马笑得眉眼弯弯地:「好呀。那三爷,您想听什么?我说给您听。」
盛和光想了想,道:「我想听个扬州小曲。」许久前,他曾在她的院外,隔着高墙,听到少女动听又美妙的歌声。
小寒点头,轻声哼起了一首扬州小调,声音婉转悠扬,又带了些少女的俏皮可爱,连外头的侍卫车夫,都支起耳朵听着。
盛和光先前还在听着,可是,目光最后却凝聚到了她的脸上。面若芙蕖,唇似玫瑰,娇艶欲滴。他伸手一拉,将她置於自己膝上,抬起她的下巴,快速地攫取了她的红唇。
歌声戛然而止。
小寒心怦怦直跳,仿佛做了坏事的小孩,手脚发软,只能倚靠在盛和光的怀里,一手揪着他的衣领。
年轻男子清冽温雅的气息,充斥着她的鼻端。盛和光的亲吻,又啃又咬,粗鲁用力又毫无章法。
小寒吃疼,脑中忽而闪现些画面。自己跟随牙婆入京路上,牙婆担心自己於男女之事一窍不通,蒙混不过关,因此便细细描述了一番。
小寒不由得双手搂住盛和光的脖子,伸出香滑粉嫩的小舌头,试探地碰了碰盛和光的唇。盛和光一顿,继而就无师自通了,伸出舌来,将小寒好一顿舔舐。
车里只剩男女暧昧的呼吸纠缠之声。
外头还沉浸在歌声里的众人,见到歌声戛然而止,不由得扼腕叹息。阿旋心想,三爷的要求真的太高了,连这么美妙动听的歌声都看不上眼,竟是命令小寒停止了。
六月初,在经过一个月的旅途后,时令进入夏季,盛和光一行人终於到了京城。
本朝已立朝百余年,数代皇帝皆励精图治,国富民安。越近京畿之地,人烟越见繁盛。田地肥沃,道路四通八达,往来车辆人马络绎不绝。城门高耸,旗帜飘扬,在阳光映照下甚是雄伟壮观。
城门处卫兵在查验入城的路引,排了长长的队伍,甚是安静。崔嬷嬷命人前去打点,几辆马车就停靠在路边等候。
刚刚停下马车,忽而远处传来一阵喧嚣,马鸣声、马蹄声、说话声、笑声混成一团。众人望过去,就见几匹神气的骏马正从官道上疾驰而来,上头几个青年,玉冠锦袍,佩剑拿弓,气宇不凡。
小寒久坐无聊,忍不住掀开车帘,看了过去。这一看,不由得紧紧抿住了唇,看着当头的青年。不是别人,正是永宁侯世子余峤,前世欲置她於死地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