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4节(2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2740 字 9天前

张松很失望。“若僰道失守,奈何?”

曹仁咬咬牙,下了决心。“永年,辛苦你一趟,僰道尚有数千人,以永年之能,当能坚守一时。若太史慈、甘宁破城之前,我还不能击破周瑜、孙翊,回援僰道,也那是天意,永年可相机自决。”

张松看了曹仁片刻,点头答应。话说到这个份上,都有明白对方的心意,也是好聚好散的意思了。

张松随即在亲卫的保护下,赶往僰道。

……

第二天,曹仁召集众将议事,部署战斗。

他的计划很简单:既然阵而后战难以取胜,那就诱敌深入,在行军中伏击吴军。

目标还是祖郎。祖郎虽然守住了阵地,却被围攻了一天,损失也不小。如果有机会报仇,他一定不会放过。只要战术应用得当,攻势猛烈,成功的机率很大。

如果能击破祖郎,那就趁胜进兵,再取江南的贺齐。

如果祖郎不上当,那就全军撤回方山固守,再寻找战机。

昨天打了一天,蜀军损失不小,士气有所低落,但毕竟没有落败,再加上之前曹仁袭营,伤了周瑜的战绩基础,诸将对曹仁还是信服的。听完曹仁的战术部署,纷纷表示赞同。

曹仁暗自惭愧。他一直没有公布曹昂战败的消息,将张松赶回僰道,也是为了将情报直接控制在手中,避免消息走漏。如果让这些人知道孙尚香已经入境,随时可能进攻成都,不知道这些人还会不会听他的。

计划拟定之后,曹仁一面传令孟达,让他做好接应的准备,一面派人继续进攻祖郎的阵地。不过这次不是以攻克祖郎的阵地为目的,而是为了激怒祖郎。

曹仁命人在阵前骂阵、挑战,什么难听说什么,尤其是抓住祖郎山越宗帅的身份不放,说他是流寇,只能在山中称王,到了平原上就一无是处,只能像丧家之犬一样挨打,看着蜀军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。

祖郎气得暴露如雷。如果不是看蜀军兵力太多,又有骑兵,出击没什么胜算,他岂能容曹仁如此嚣张。

骂阵的同时,蜀军开始撤退,各部陆续拔营,撤回方山。曹仁率亲卫步骑断后,继续想尽一切办法刺激祖郎,各种污言秽语不忍卒听。

祖郎气得咬牙切齿,却没有轻举妄动。他看着蜀军撤走,然后下令再建浮桥,接应贺齐部过江。浮桥刚刚建起,他就赶到贺齐的大营,与贺齐商量追击曹仁的事。

贺齐强烈反对。他认为曹仁的用意很明显,就是为了激怒祖郎,诱他入伏。

祖郎被曹仁骂得几乎暴走,哪里还听得进贺齐的意见。他甚至觉得贺齐就是想看自己笑话,好在以后压自己一头。他对贺齐说,你不愿意出兵,我不勉强,但是希望你能借我几万枝箭。

之前面临曹仁的优势兵力围攻,他的箭矢消耗很大。

见拦不住祖郎,贺齐只好同意了。他拨了十万枝箭给祖郎,再三嘱咐,行军时一定要小心。曹仁困守方山,落败是迟早的事,不要急于一时。一旦发现不对,立刻就地防守,等待增援。

祖郎答应了,随即带着十万枝箭回到大营,连夜追击曹仁。

贺齐则一面重建江面防线,截断蜀军退路,一面派人通报周瑜,尤其是祖郎计划追击曹仁的事,做好接应的准备。并集结了三千精锐,悄悄出营,沿着长江南岸,与祖郎并肩而行。

曹仁收到斥候消息,得知祖郎出营追击,而江南的贺齐则忙着重建江面防线,心中大喜,随即在樱谷一带设下埋伏重兵,将率部追击的祖郎团团围住。他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,将埋伏圈安排得很大,等祖郎发现中伏的时候,后路已经被切断,退无可退。

祖郎虽然后悔没听贺齐的话,中了曹仁的计,却不慌乱。他下令各部抢占有利地形,就地防守,组织反击,并派仅有的几个亲卫骑兵向中军通报求援。周瑜、孙翊的主力离此不过二三十里,随时可以赶到。

平原野战,这正是消灭曹仁的好机会。

曹仁显然也清楚这一点,没等包围圈完成,就下令各部进攻,先克者重赏。

一场大战在黎明时分爆发,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。战鼓雷鸣,箭矢如雨,蜀军四面进攻,一波接着一波,连绵不绝。

第2562章 骄兵必败

从成年以来,祖郎的人生至少有一半在战斗,尤其是在山中作战。

在山中作战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外随时会来。这一刻山川静好,下一刻或许就是地动山摇。

连续多年的山地作战,让他养成了随时准备面对意外的习惯,也许他的部下能够处变不惊,走到哪儿都会先观察地形,一旦发生意外,随时准备抢占有利地形,组织防守,甚至悍然反击。

出兵追击之前,祖郎就召集诸将议事,分析了可能的危险,一路上要多加小心。此刻虽说有些意外,却无人慌乱,甚至没等祖郎的命令下达,各部就化整为零,自行决定最有利的战斗方式。

蜀军虽然成功包围了吴军,并将他们切割成数段,却无法迅速吞并他们。

双方缠斗在一起,一时难分难解。

曹仁登高而望,看着数万人混战的场面,暗自叹息。

吴军的精练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,即使面对不利局面,他们的表现依然卓越,依然自信,蜀军根本无法与之相比。如果不能一鼓作气的取胜,最多一个时辰,祖郎就可能逆转形势,主宰战场,他想撤出来都难。

如果双方混战时,孙翊率领主力赶来增援,后果更不堪设想。

好在他早有准备。在部署伏击方案时,他就嘱咐诸将专注自己的任务,尽一切可能将吴军分割开来,以优势兵力进行围剿,不要给吴军喘息之机。他会率领中军,直取祖郎,力争斩将夺旗。

伏兵只是铺垫,是虚晃一招,骑兵突击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击。

曹仁翻身上马,从部曲督手中接过兜鍪,戴在头上,系好颌下缨带,举起手中长矛,斜指祖郎的战旗。

三百亲卫骑翻身上马,戴好头盔,举起长矛、手弩、战刀。

“随我来!”曹仁轻踢战马,借着坡势加速。

号角声响起,亲卫骑纷纷踢马加速,在曹仁两翼展开,像一枝利箭,呼啸而去。

见曹仁率骑兵出击,蜀军攻势更加猛烈,拼命缠住眼前的吴军,不让他们有机会阻击曹仁,增援祖郎。如果曹仁能重现数日前冲击周瑜大营的战绩,临阵斩杀祖郎,这一战必胜无疑。

相比于安坐在中军大营的周瑜,遇伏的祖郎显然更容易猎杀。

蜀军将士对曹仁这一击充满信心,齐声怒吼,士气如虹。

在他们的死缠烂打下,吴军虽然看出了曹仁的险恶用心,一时却无法脱身,只能鸣金示警。个别挡在曹仁前进路线上的吴军小阵更是不顾自身安危,迅速结阵,将长矛插在地上,顶在石上,企图阻击曹仁,延滞骑兵的冲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