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9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392 字 9天前

华歆随逢纪入府,来到中庭,不少掾吏正在等候。他们只知道外面来了人,逢纪亲自出迎了,却不知道是谁,此刻见一中年儒者跟着逢纪进来,五官端正,风度翩翩,不免好奇。逢纪引华歆上堂,临阶而立,然后拍拍手掌,便掾吏们聚拢来,隆重介绍华歆。

青州、冀州接壤,平原郡更是与冀州毗邻,知道华歆的人还真是不少,此刻听说眼前这人便是华歆,又惊又喜,纷纷上前见礼。虽然有人也好奇华歆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,却没人冒失此刻去问。

一时间,堂上阶下一片客套声,气氛极是热烈。逢纪看在眼里,暗自欢喜。双方分宾主落座,逢纪再次问起华歆青州形势,华歆也不推辞,将青州世家的惨状说了一遍,说到动情处,涕泪俱下,悲恸不能自已,闻者无不落泪,想到自身的情况,更多了几分不安。

青州与孙策没有直接发生冲突,青州世家只是不支持孙策的新政,又在袁谭兄弟进攻青州时予以响应,便遭到如此报复,冀州先是支持袁氏父子,多次与孙策大战,现在又支持刘备,孙策若是得了冀州,又岂能饶过冀州世家?要想逃过此劫,还得同心同德才行啊。

逢纪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,更觉得华歆来得是时候。他与华歆谈了一下,表达了希望华歆留下来帮忙的意思,并且表示,只要华歆同意,他可以向中山王推荐,中山王必能重用华歆。

出乎逢纪的预料,华歆拒绝了。

第2214章 一盘散沙

面对逢纪的疑惑,华歆表达了自己的担忧:刘备能战胜孙策吗?

逢纪神情漠然,眼神却有些飘忽不定。他摆弄着手中的琉璃酒杯,忽然笑了一声:“恕我直言,子鱼莫不是沈友、徐琨的说客?”

华歆从容不迫。“元图是可以游说之人吗?如果是,我倒是想做个说客,解兵争,积阴德。大战一起,死伤数以万计,英俊残灭,百姓涂炭,青州之祸现于幽冀……”

“子鱼,你觉得我是可以游说之人吗?”逢纪打断了华歆,嘴角微挑,有些不以为然。

“不是。”华歆暗叫可惜,脸上却不露丝毫。“所以我只求衣食,暂避一时。一旦战事推进到冀州境内,高唐太平,我也许就可以还乡了。”

逢纪抬起手,用尾指挠了挠鬓角。这几天实在太忙,连休沐的时间都没有,头皮发痒。“子鱼听到了什么消息,何以觉得战事会推进到冀州境内?据我所知,兖州还没谈妥呢。”

“你觉得兖州人还能支持多久?”

逢纪没吭声。他虽在中山,却清楚冀州内部分歧很大,根本腾不出手增援兖州,朱灵如果不能及时撤回冀州境内,必败无疑。袁谭地盘日蹙,四面受敌,兵力严重不足。这也正是他袭取冀州的机会,但他不希望发生大规模的战事,一旦僵持,只会两败俱伤,渔翁得利。所以他不仅需要速战速决,更需要迅速稳住冀州,迅速形成合抗,对抗孙策随时可能的进攻。

这需要他维持与冀州世家的关系,没有冀州世家的支持,这两个目标一个也不可能实现。

可他又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。如果仅仅依赖冀州世家,没有属于自己的力量,就算他的谋划得以实现,成果也会被冀州世家攫取。袁绍入主冀州的时候,汝颍系人才济济,都被冀州人压制住了。他孤身一人,拿什么和冀州世家抗衡。

他希望华歆能够支持他,吸引一批青州才俊来到中山。但华歆只想寄寓,不想出仕,这让他有些失望。而且从华歆的语气来看,他对天下形势很悲观,不想抛头露面,引起孙策的注意。

“子鱼,我有一事不解,还请子鱼能直言相告。”

“你是说我为什么不去辽东、辽西吧?”

“是,你与邴根矩、管幼安共称青州一条龙,同窗数年,如是只为衣食考虑,去找他们岂不更合理?辽东、辽西的形势可比中山强太多了。”

华歆叹了一口气。“不瞒元图,不是不曾想过,只是一想到下邳陈氏的遭遇,便觉心寒。”

“下邳陈氏?”逢纪很惊讶。他当然知道下邳陈氏被族灭的事,但此事与华歆有何干系?如果仅仅是同病相怜,似乎不必如此,青州被族灭的世家也不少。

“元图可能不清楚,我年轻时,曾与管幼安一起就学于陈公伯真(陈球),下邳陈氏是我的师门。歆也书生,无力为师门报仇,只能隐居不仕,苟且偷生。且华氏是高唐著姓,与邴根矩、管幼宁略有不同,让我像他们一样依附孙吴,实难从命。如果元图有为难之处,也不勉强,我再寻他处便是了。”

逢纪恍然大悟。原来华歆和下邳陈氏还有这么一段渊源,那倒是情有可原了。见华歆起身欲走,逢纪连忙拦住他。“子鱼,我一时失言,千万莫怪。既然如此,你就先在中山住下吧。若有闲暇,帮我写几篇文章,教几个孺子,也是好的。”逢纪转身取来几部文集,放在华歆面前。“喏,这上面有邴根矩、管幼安的文章,我正想着怎么应对呢,正好你来了。龙头在此,龙身、龙尾岂是敌手。哈哈哈……”

逢纪大笑,华歆拿起文集翻了翻,欣然从命。

……

虽然华歆不肯出仕中山,逢纪还是向刘备汇报了华歆的到来。刘备曾任平原相,对华歆的名声有切身感受,只是当初名望太低,够不着华歆的门槛。如今华歆主动来到中山避祸,他当然不能失礼。

刘备亲自登门拜访华歆,向华歆请教学问和时势。华歆不接受官职和馈赠,却也不拒人于千里之外。他与刘备纵论天下大事。因为没有君臣关系,他不用顾忌太多,说话坦率真诚,虽然并非都是刘备爱听的,却时有新见,对刘备颇有启发。

在群臣之外,能有这样一个名士做朋友,刘备很满意。他隔三岔五的来向华歆请教,有时候还带着近侍或宗亲子弟。近侍中有一些是冀州世家子弟,他们见过华歆之后,为华歆的学问和风采折服,纷纷向亲友宣传华歆。

华歆的到来,迅速引起了崔钧等人的警惕。虽然华歆没有出仕中山,也有充足的理由,却无法让他们安心。不管华歆与否,他的到来都成了逢纪想培植个人力量的象征。

很快,有人便挖出了一个事实:华歆当年在陈球门下求学,除了管宁之外,还有一个著名的同窗:刚刚过世的大儒郑玄。郑玄比华歆年长三十岁,不是一辈人,但他们肯定有交情,陈球去世时,他们曾一起参加葬礼,并在陈球墓前刻碑留名。

郑玄的影响力有多大,所有人都清楚。郑玄虽然死了,但冀州、青州还有很多他的学生,其中最著名的如乐安国渊、清河崔琰,如今可都在冀州担任要职。逢纪拉来华歆做幕僚,很可能是要和国渊、崔琰等人套近乎。有了这些人的支持,再加上袁熙与逢纪的旧交,逢纪的实力足以和他们抗衡。

有了这样的担心,崔钧等人对联络袁熙、袭取冀州的事不热心了,他们提出各种理由进行阻扰、拖延,一会儿是冀南世家强势排外,就连袁绍都镇不住,大王入主冀州,恐怕也不会受到欢迎;一会儿袁熙太软弱,能力不如袁谭,以弟篡兄,于大义也不合;一会儿大军数量有限,尤其是骑兵数量不足;一会又担心钱粮不足,两面作战,恐怕供应不上,需要多准备一些时间,最好等到秋后。

逢纪焦头烂额,寸步难行。但他不认为这是因为华歆的到来引发的,反倒更加反感冀北世家的顽固和不可理喻。他苦劝刘备,希望他能力排众议,迅速出兵冀州。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,一旦孙策全取兖州,四面合围,他们就自顾不暇了。

刘备信心不足,迟迟没有决断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,逢纪心急如焚,却也无计可施。

第2215章 少年意气

邺城外,袁绍墓前。

魏王袁谭拱着手,眯着眼,看着巨大的封土堆,面庞消瘦,神情淡然。

袁熙、袁尚站在不远处,凑在一起嘀嘀咕咕,不时地看一眼袁谭的背影,眼神很复杂,说不出是具体什么感觉。年幼的袁买站在一旁,脸色茫然,眼神怯怯。站在袁谭身后的沮鹄看得分明,不禁叹了一口气。袁氏兄弟不和,袁熙、袁尚已经连表面上的敬畏都不在乎了,即使是在袁绍的墓前。

冀州崩溃在即,只看那只锤子什么哪个方向敲下。沮鹄心中凄凉,忍不住上前半步,凑在袁谭身后,耳语道:“大王……”

袁谭敷衍地应了一声,转头看了沮鹄一眼,又看看远处的袁熙、袁尚。感觉到袁谭的注意,袁熙立刻闭上了嘴巴,若无其事的转过了头。

“回去吧。”袁谭转身向停在路边的马车走去。沮鹄跟了上去,袁谭想了想,又道:“叫他们两个过来,与孤同车。”

“大王,这不合礼仪。”

“孤有事要和他们说。”

沮鹄看看袁谭,没有再吭声。他跟随袁谭多时,知道袁谭虽然随和,一旦做了决定,却很少有人能劝得回。袁谭要找袁熙、袁尚谈什么,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。他正犹豫,袁谭又催了一声。沮鹄无奈,慢慢向袁熙、袁尚走去。见沮鹄走过来,袁熙、袁尚都警惕起来,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