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7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551 字 9天前

孙匡恍然,赧然笑道:“没忘,没忘,尊卑有序,君子慎独。第一杯是王兄的,第二杯是王后嫂嫂的,然后才有我们的。”

“还有呢?”

“还有……”孙匡咬着指头苦想,眨着眼睛向袁权求援,袁权眼神一闪,瞥了一眼黄月英。孙匡恍然大悟,抚掌而知。“今日是家宴,还有诸位嫂嫂,尤其是金不换……呃,大匠嫂嫂。没有大匠嫂嫂,大兄也不能这么快称王……”

“打住,打住!”黄月英连忙打断,对袁权说道:“权姊姊,你这可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。”

“没事,真金不怕火炼。”袁权笑道:“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,你的殿在十二殿位列第二,就等着你回去取名字了。你的木学这么好,是叫鲁班殿还是叫墨子殿?”

“都不好,叫勾股殿。”黄月英笑着,悄悄挠了一下孙策的大腿内侧,眉梢轻扬。“你说好不好?”

孙策哭笑不得,却装听不懂她们之间的交锋。“你的殿叫什么,你自己定,不过有件事我要告诉你,原本第二殿是权姊姊的,是她不肯要,说是治家如治国,亦当酬功赏能,非要让给你这个金不换。”

“哟,这我怎么受得起。”黄月英坐直了身子,一本正经地向袁权行了一礼。“多谢姊姊,感激不尽。”

“感激我作甚,该我感激你才对。等你造出海船,我们才能跟着大王乘风破浪,巡游四海呢。你辛苦了,多喝点。”袁权忍着笑,将杯子塞到黄月英手中。“今天这儿全是家里人,我就僭越一下,先敬你。大王想必不会介意吧?”说着,如波的眼神睨向孙策。

孙策摊摊手,很无奈。“姊姊都这么说了,我还能说什么?怎么,你把金不换架在火上烤还不够,还要把我架上去?”

“不把你架上去,怎么烤金不换?”袁权忍不住笑出声来,眉眼含情。“你这是烈火凤凰嘛,比真金还耐烤,从来只有你烤别人的份,谁能烤你?”

“噗!”黄月英及时用手掩着嘴,刚喝进嘴的果汁喷了出来,全喷在手心里。她放下杯子,一边抽出手绢擦手,一边说道:“姊姊你这也太狠了,非要把我烤化了不成?”

“不会的,大王才舍不得你化了。若是不然,早就把你含在嘴里了。现在么,只有捧在手心里。”

“呃……”黄月英面红耳赤,无言以对。

“哈哈哈……”见一向强势甚至有些霸道的黄月英吃瘪,孙匡等人都忍不住笑了,前仰后合,挤成一团。孙策无辜躺枪,只能陪笑。放开了心扉的袁权战斗力飚升,别说黄月英不是对手,连他都自愧不如。

“你们说什么呢?”孙尚香重新出现在舱外,怀里抱着一只纯白的长毛小猫,一脸茫然地看着众人。“我错过了什么?”

“哟,小猫!”孙朗凑了过来。“小妹,这猫哪来的,真漂亮,让我抱抱。”

“不行。”孙尚香连忙将猫藏起。“这是我的,谁也不能抢。”

撸猫的历史源远流长,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,汉人也一样,可爱的小猫小狗向来是宠物首选,一看到如此漂亮的小猫,所有人都围了上去,就连黄月英都不例外,孙尚香顿时成了围观的中心。孙策顿有人不如猫的感慨。袁权倒了一杯果汁,递了过来,顺势坐在黄月英刚刚坐的位置。黄月英赶走孙尚香,也没坐一会儿,全便宜了她。

“勾股殿啊。”袁权一声轻叹,若无其事的瞥了孙策一眼,嘴角轻挑,似笑非笑,翘起的尾指有意无意地勾了一下孙策的大腿。

“呃……”孙策老脸通红,连忙抓住袁权的手,握在手心。

第1977章 自信过头

听了一路真真假假的传闻,孙策对新都的兴趣越来越浓。

不是对石头城本身,也不是对这些传闻,而是对传闻背后的影子。虽然他清楚如今的长江与后世的长江不同,江面更宽,风浪更急,江水直至城下基石,在二三十丈高的崖壁上仰望,石头城想必会比后世的遗址更加雄伟,但一座新建的城被传到神乎其神的地位,甚至扯出东王公送礼这样的事,就不是城池雄伟与否能决定的了。

况且他非常清楚,时间这么短,虞翻又有很多事要处理,很多构想也许还在纸面上,离真正建成还有很大的距离,尤其是城池本身。建城并非一件简单的事,如今的江东也不是基建狂魔。三面受敌之际,虞翻不可能大量征发徭役筑城,最先建的只能是太初宫等主要大殿,而不是城墙。

毕竟就目前的形势而言,还没有谁能兵临城下。

谁在背后兴风作浪,推波助澜?

“想什么呢?”见孙策出神,袁权有些不满,看看四周,见其他人都在看孙尚香手里的猫,没人注意他们,悄悄地掐了一下孙策。

孙策笑笑。“你不觉得这些传闻的出现有问题?”

袁权倒是一点也不意外,微微一笑。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吉兆祥瑞这种事,你不信,不代表别人也不信。开启民智是好事,却也急不来,能利用时不妨一用,锦上添花而已。”

孙策若有所思。“你的意思是说……”

“计相坐镇扬州,手里还握着诸家印坊,如果他不想听到这样的传闻,还能传到你的耳朵里?”袁权睨了孙策一眼。“那你也太小看这位计相了。”

孙策哑然失笑。袁权说得也是,虞翻手里掌握着报纸这种当世最强大的舆论武器,没人能在舆论上与他抗衡。这些传闻就算不是他制造出来的,也是得到他默许的。

“倒是有一件事,我一直很好奇,只是不敢多嘴,怕落一个后宫干政的恶名。”

孙策反手握着袁权的手,轻轻揉着。袁权其实很自觉,非常注意避嫌,公文是坚决不看,就算听到什么也不主动传,有时候见其他人议论得太过,她还会旁敲侧击的提醒。有她主持内务,妻妾都比较自觉,控制着自己的好奇心,尽可能不干涉具体政务。

“能让你这么好奇的还真不多,说来听听。”

“你祖父讳钟,钟山准备改什么名字?”

“虞翻已经提过这个问题了,建议改名蒋山。”

“恕妾妄言,此名怕是不妥。”

孙策转头看着袁权。袁权回答得这么快,这么直接,看来早就知道这件事,只是他没问题她,她就不主动提,现在提,自然是因为她觉得这件事实在不妥,有必要提醒他。

“有什么不妥?”钟山本有别名蒋山。故秣陵尉蒋歆就葬在钟山,民间有蒋歆成神的传说,称钟山为蒋山,孙策本人还见过蒋歆的墓,所以虞翻提议改钟山为蒋山时,他也没反对。虽然他本人对避讳这种事并不在乎,但其他人很在乎,涉及到祖父名讳,没有必要违众,授人以柄。

“容易被有心人曲解。”见孙策一脸茫然,袁权又道:“你还记得阿舅兵败西华的事吗?”

孙策仔细想了想,突然惊醒,不由得一拍额头。当初孙坚随朱儁讨黄巾,曾在西华作战失利,身受重伤,昏迷不醒,倒在草丛中,诸将回营,等了一天也没等到孙坚回营,直到孙坚的战马回来,引着程普等人找到孙坚,才算救回一条命。

孙坚一生打过不少败仗,但那次失利是孙坚最惨的一次,比被徐荣击败的那一次还丢脸,所以大家默契地不提这件事,袁权知道这件事是因为西华与汝阳毗邻,汝南黄巾又有不少是本地人,听说过那件事的人不少,私下里传过。

蒋者,草底将也,的确容易被人引申到那件事。如此一来,避了祖父的讳,却揭了父亲的丑,可算不上孝顺。他们父子的情形本来就有点尴尬,这么做无疑是给有心人送机会,就算没人说,孙坚心里也难免有疙瘩。

孙策相信虞翻不会是故意的。虞翻知道孙坚打过败仗,却未必知道这一次,就算听过也不可能知道具体情形,否则他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。

“且民间有称钟山为蒋陵者,陵岂是能乱称的,百姓无知,本地官吏中也没有明白人?”

孙策眉头微皱,半天没言语。袁权这个指责很严重,就算没有批评虞翻本人轻忽,至少也是说他察事不明,对属下管束不严,或者不得人心。他不知道蒋山被称为蒋陵也许可以理解,但他属下的官吏中有很多本地人,不可能不知道,知道了却不提醒他,甚至故意引他犯错,自然是有利益冲突。也就是说,虞翻这个计相对王畿的掌控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得心应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