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4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459 字 9天前

李儒愣了片刻,心里升起一阵不安。“大王,依老朽之见,文和并非有意与大王为敌,只是……只是机会难得,欲报董公赏识之恩罢了。且不说朝廷会不会答应,就算答应了,文和也未必会真的出兵南阳。”

“我不敢说先生所言不实,但我不能将希望寄于贾文和出尔反尔、食言自肥。”孙策态度很诚恳,也很坚决。“况且英雄有用武之地,有几个能心如止水?我愿意成全他,与他堂堂正正的战一场。”

“大王……”

孙策抬起手,打断李儒。“初平二年,我与徐荣一战,全歼西凉军两万。现在我愿意给贾文和一个报仇的机会,看看他是不是比徐荣高明一些。先生,我就不留你了,麻烦你回报贾文和,请他做好准备,我将进兵弘农,与他一决高下。”

李儒目瞪口呆。他万万没想到孙策的反应会这么激烈,连一刻都不肯等,直接宣战。

贾诩做好准备了吗?

孙策没有给李儒解释的机会,礼貌的请李儒离开南阳。既然宣战,双方就是敌人,没有道理再让李儒在南阳境内自由行动,打探情报。他派人护送李儒离境,一路上禁止与外人接触。

李儒很狼狈,却只能认倒霉。孙策对他一直很客气,是贾诩的选择让他陷入窘境,成了不受欢迎的人,被驱逐出境。他向孙策告别,感谢一直以来的照应,带上行李和侍从,弃船登岸,坐马车赶往弘农。楼船虽然安稳,但逆流而上,速度不如马车,他想在开战之前赶回去与贾诩商议,避免一场祸事。要想说服贾诩,书信是不够的,只能面谈。

看着李儒的马车消失在官道上,孙策笑了起来。“奉孝,你说贾文和收到消息,会是什么反应?”

“我也很好奇。”郭嘉摇着羽扇。“不见黄河心不死,他不是能被吓住的人,这一战估计不可避免,多少要见点血。”

“辛佐治能行吗?”

郭嘉咂咂嘴。“就个人而言,感觉有点悬。不过两军交战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。只要不犯大错,贾文和很难占着便宜。”

第1949章 人心所向

面对朝廷的示威和贾诩的投机,孙策在战略上选择正面迎战,不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。可是在战术上,他却不敢有丝毫大意,迅速进入战时状态,加紧备战。

秋收已经结束,各郡县的上计也都报了上来。今年算不上风调雨顺,夏天的雨水略多了些,收成与往年基本持平,南阳地少人多,余粮有限,湖阳、穰城一带的粮食又要供应黄忠的大军,孙策只能从庐江、丹阳调粮补充。

就像江东子弟兵是他的杀手锏一样,扬州也成了他的稳固后方。在荆豫青徐都是前线的时候,扬州是唯一没有交战任务,可以安心生产的地方,前几年的屯田初见成效,正好为大军提供粮食,虽然紧张一些,难免捉襟见肘,却不太可能断炊。
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收到计相虞翻的回复后,孙策心里有了底,从容备战。

一道命令发往南阳太守府。太守阎象、郡尉刘辟立刻行动起来,征发士卒、民夫。士卒主要负责本县的防务,进驻县城和要塞,民夫负责各种物资的运输,必要时参加守城。除此之外,太守府还要安排人联络各印坊印刷宣传用的报纸,说明当前的形势,引导百姓情绪,号召百姓做好应战的准备。

初平二年的那场大战和屠城再次被提起,朝廷和西凉人都是罪魁祸首,没有人愿意南阳再遭受这样的灾难,响应号召,都拿起武器,准备痛击来敌,保护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。一时间,南阳舆论汹涌,郡情激愤,随处可见痛骂朝廷昏庸、西凉人残暴的声音,渐渐的,朝廷和西凉人就捆在了一起,分不清彼此。

一个问题很快浮出水面:一个以西凉人为主的朝廷还有资格统治天下吗?难道我们辛苦缴纳的赋税钱粮就是用来养肥西凉人,让他们有力气来南阳杀人、屠城?吴王爱民如子,我们为什么不干脆拥立他为帝,做他的子民,为什么要让吴人独享这样的荣耀和利益?

没过多久,就有报纸发出呼声:大汉已死,吴王当进皇帝位,一统天下。

文章写得很有煽动性,洋洋洒洒千余言,几乎占了整个幅面,只是作者却陌生得很,以前从来听过,虽然在普通百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影响力更大的世家、名士却没什么反应,更多的人还在观望。有人从文风上猜测作者是蔡邕弟子路粹,他这段时间撰写文章为王莽翻案,名声大噪,很多人都读过他的文章,对他的文风比较熟悉。

但路粹矢口否定。他不仅不承认,反而写了实名文章严正声明:作为大将军府主记,我撰写与王莽有关的文章只是探讨史事,以史为鉴,避免重蹈覆辙,绝无其他用意。学术就是学术,请不要随意类比,大将军与王莽不是一类人,他们只是看起来相似,本质上截然不同。大将军根本不相信天命、祥瑞那一套,更不会像王莽一样弄虚作假,伪造祥瑞。

文章一出,议论纷纷,有嗤之以鼻,说路粹欲盖弥彰的,有拍案叫好,说路粹所言甚是的。但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的,他们都承认路粹有一点说得对,孙策与王莽不是一类人,他甚至连儒生都不是,既不像儒生那样唯圣人是从,也不喜欢儒生的繁文缛节、虚伪偏执。喜欢也好,不喜欢也好,但凡与孙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孙策很随和,随和得近乎轻佻。他可以与普通百姓闲聊,也时常对圣人冷嘲热讽,而且他的经学真的很一般,要说他和王莽一样,连王莽都不同意。

……

“笃笃笃。”刘和轻轻敲响了舱门,舔了舔嘴唇,握紧了手里的文卷。

“进来!”里面传出孙策的声音,有些沙哑,还有些疲倦。

刘和拉开门,向里看了一眼。正伏案阅读公文的孙策抬起头,见是刘和,有些诧异。“是你啊,快进来。”拿起一份公文交给站在一旁的庞林。“拿去让郭祭酒看一下,然后发出去。”

庞林应了一声,接过公文,拉开舱门,向刘和行了一礼。刘和让在一旁,看着庞林出去,这才进舱,顺手掩上了舱门。她在孙策面前坐下,将手里的纸卷递了过来。孙策接过看了一眼,是她写给天子的家书,力劝天子不要鲁莽从事,不要听信谗言,攻击南阳。

孙策笑了两声,瞅瞅刘和。“这是你的真心话?”

“嗯。”刘和点点头,过于用力,发簪上的金珠猛烈的摇晃起来,几乎甩落。

孙策哈哈大笑。“行了,行了,男人之间的事,你不懂,也别掺和。来,帮我捏捏肩。”孙策拍拍肩膀。伏案工作一天,他浑身酸痛,正好借这个机会放松一下。

刘和挪到孙策背后,搓热双手,在孙策的肩上捏了起来。她的手艺一般,但她很用心,孙策让她捏哪儿她就捏哪儿,一句话也不多说。孙策觉得舒服,干脆趴了下来,让刘和敲敲背,踩踩腰,来个全身服务。刘和尽心尽力,一句怨言也没有。

“最近看报纸没有?”孙策忽然说道。

“看了。”

“看到那篇劝进的文章了?”

“看了。”刘和说道:“我……我本来打算劝他禅让的,可是他肯定不会听,所以……没说。”

“你告诉他。如果他愿意禅让,我给他留一个大岛,南边、北边都可以。虽然在海外,但条件不错。以他的能力,经营个几年就能丰衣足食,称王也行,称霸也可以,就算他想称帝也没人拦着他。”

刘和的手明显滞了一下。“称……帝?”

“唉,你别信什么天无二日、土无二王的屁话。天下的太阳数不胜数,地上的皇帝也数不过来。别的不说,西边过了葱岭就有好几个王,据说还有什么王中王。我日,搞得跟火腿肠似的。”

刘和注意力全在孙策前一句话上,没在意孙策的梗。她有些不敢相信。“夫……夫君,你这是……戏弄我……吧?”

孙策转头看了刘和,见她神情激动,两眼放光,不禁笑道:“不是戏弄你,是真的。天下那么大,我肯定管不过来,总要封几个王。他这么有野心,杀了可惜,不如放他出海,让自己折腾,看他能走多远。”

“多谢夫君。”刘和欢喜不禁,扑过来在孙策脸上亲了一下,转身跳起,到案前寻找纸笔。“笔呢,我这就给他写信。”

“嘿,嘿,你有必要这么兴奋吗?”孙策很郁闷地翻了个白眼。“我这儿还没完呢。”

刘和嘻嘻一笑,转头看着孙策,俏皮地眨眨眼睛,忽然若有所思,说道:“夫君,火腿肠是哪一国的王?”

第1950章 你要承认

孙策无言以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