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6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4140 字 9天前

“什么下策?”郭嘉走了进来,见舱中热闹,不禁问了一句。还没等到回答,一眼看到了案上的书法,顿时眼前一亮,一个箭步抢了上去,伸手将张承拨开,抢占了最好的位置。“好书法!如龙腾四海,凤舞九天,有君临天下的气势。这必是君侯所书,我……”

“祭酒辛苦,一旁歇着。”麋竺眼疾手快,将题字收起,又道:“诸位,祭酒回来,必有要事商量,你们就不要在这里打扰了,都散了吧。”

“喏。”陆议等人轰然应喏,将案上写好的几幅字卷起,作鸟兽散。

郭嘉惊讶莫名,回头看看孙策。孙策也很无语,摊摊手,苦笑道:“你不在,我被他们联手算计了。”

“岂有此理,岂有此理。”郭嘉跺足道,眼睛一瞟,看到案上的笔墨,又换了一副笑脸,挤挤眼睛。“君侯,今天怎么有如此兴致?要不……”

“等我歇会儿。”孙策摆摆手,示意郭嘉入座。“麋竺刚刚来报税,猜猜他这几年赚了多少?”

“纯利还是毛利?”

“纯利。”

郭嘉想了想。“我估计在三千万到五千万之间。”

孙策歪了歪嘴。“你少算了一点。”

“六七千万?”

“不,是一亿三千万。”

郭嘉倒吸一口凉气,瞪大了眼睛。“麋家赚了这么多钱?”

“我也没想到。我们之前只估算了他卖往中原和江东的货物,没算他卖往益州、并州和冀州的。”

孙策咂了咂嘴。别说郭嘉惊讶,直到现在,他还觉得不可思议。他一直以为天下大乱,战事不断,经济崩溃,生意不好做,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种局面,益州、冀州的交易比他想象的要火爆得多,就连并州、兖州的交易额都比他估计的要好。后来麋竺一解释,他才算明白了。麋竺做的大多是奢侈品生意,比如从幽州购进的人参、鹿茸、貂皮,从交州购进的是宝石、珍珠、象牙,从益州进的是高档漆器、蜀锦,这些东西只有富贵之家才用得起,普通百姓是没机会买的。他治下的民生最好,但普通百姓只是温饱有余,还没富到购买这些奢侈品的地步,所以生意反而不如其他几个州。

郭嘉很快冷静下来。“看来麋竺比蔡瑁聪明。”

“的确如此。”孙策点点头。麋竺向他交待了最近几年麋家的生意,巨细靡遗,数量惊人,然后又主动要求交重税,愿为天下商家做榜样。他还提出了一个分不同档次收不同比例税收的建议,最高的收五成,按照这个制度,他要交五千多万的商税。收到钱,孙策当然很开心,麋竺识趣,他更开心,但让他最开心的却是麋竺收提出的建议,这已经和后世的分级税收制度很接近,的确是防止商人坐大的一个好办法。

听麋竺说出这个建议的那一刻,孙策这些天来一直比较沉重的心情突然轻松了许多。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比以后的人笨,只要条件适合,他们完全可能创造历史。他做一个引路人就可以了,不必事必躬亲。

听完孙策的叙述,郭嘉也非常满意。“难怪君侯兴致这么高,的确是个好消息。”他顿了顿,又道:“麋竺固然胜过蔡瑁一成,麋夫人也有功。君侯,姻亲的作用正在于此,如果当初你纳蔡家女子为妾,蔡瑁也未必会颟顸若是,这个税制也许早就可以推行了,你也不至于这般囊中羞涩。”

孙策知道郭嘉的意思。他是指蔡珂。对郭嘉来说,同时纳蔡珂和黄月英为妾并不是什么问题。蔡珂虽然不如蔡珏,却比蔡讽、蔡瑁聪明多了。如果蔡家能像麋家这么知趣,主动提出交重税,这个税制至少可以提前两年面世,他也能多收不少税,欠债也不会欠这么多,更不会出现与蔡家翻脸的事。

严格来说,这是他的失误,如果当时郭嘉已经入幕,一定会提醒他,而且会强烈建议,绝不会让蔡珂嫁给孙辅。

“耿苞怎么说?”孙策岔开了话题。

“嘿嘿,冀州暗流涌动,袁谭日子不好过。”郭嘉收起玩笑的心思。“不过田丰主内,沮授主外,汝颍系全面溃败,形势倒是比袁绍在世时要好一些。”

“慢慢说。”孙策招呼道。

郭嘉把他从耿苞那儿探听来的消息说了一遍。虽说耿苞很警惕,说的话真真假假,可是在他面前,耿苞没什么秘密能藏得住。

“冀州实力雄厚,户口殷实,只要冀州世家支持袁谭,袁谭就有足够的力量击败刘备,刘备虽勇悍,但无远虑,又不得幽州世家支持,纵使一时得胜也难以维持,一旦大败就会前功尽弃。如果考虑到关羽这个不稳定因素,这几乎是必然结局。以沮授的心机,绝不会放过这个破绽。”

孙策点点头,示意郭嘉继续。

“冀州系虽然得势,但汝颍系衰而不亡,他们并不放心,又担心袁谭控制了幽州之后会引幽州世家入局,尤其担心幽州世家与汝颍系联手。眼下派出去联络的使者有大半是汝颍人,以我从叔和许攸为主,但袁谭手里没什么钱,谈得不顺利。冀州人也要争取这个机会,听耿苞那口气,似乎正在接洽,只是幽州世家胃口很大,冀州世家之前损失也大,暂时拿不出那么多利益分给他们,所以还没最后确定。耿苞来买纸是为了印书,他说是为郑玄印书,但我估计不止于此,还有拉拢卢植后人的意思。卢植曾为袁绍军师,又曾隐居军都山,建精舍,收弟子,他的弟子大多是幽州世家子弟,如果袁谭为卢植印行遗著,幽州人自然会领情。冀州人想把这个机会抓在手里,向幽州人示好,拉拢幽州世家,占据主动权。”

孙策琢磨了片刻。“你可有应对之策?”

郭嘉不假思索。“扶植汝颍系,让他们继续斗。”

第1736章 术业有专攻

孙策提起茶壶,倒了一杯茶,推到郭嘉面前。“继续。”

郭嘉端起茶杯,吹了吹漂浮的姜片,喝了一大口。茶水有些烫,他咂了咂嘴,接着说道:“世家为生存多方下注,自然有牺牲的准备,但血脉相连,终究不能无动于衷,如果有机会,自然要倾力相救。纵使君侯不允,私下里的接触也在所难免,君侯就算派人去查也很难查得清楚,只会虚耗大量人力物力,得不偿失。且法不责众,疏不间亲,处罚得轻了无异于纵容,处罚得重了会伤人心。与其如此,不如派人主持监管,置于掌控之中。此其一也。”

孙策不置可否,十指交叉,静静地看着郭嘉。

“随袁绍到冀州的汝颍人所剩无几,荀彧去了长安,辛评去了益州,荀谌、辛毗已经是君侯之臣,其他陆续返乡者不下二三十人,如今还留在冀州的就是我从叔和荀衍数人。他们没有产业,之前依靠袁绍,开设纸坊,还能勉强生存,如今袁绍已死,袁谭初掌冀州,依赖冀州世家,汝颍人势弱,连纸坊之类的产业都守不住了。袁谭坐吃山空,也无力贴补,汝颍人的生活必然陷入困顿。这时候君侯施以援手,他们自然感激,或有思归之心。袁谭不能坐视他们归乡,必然要施恩惠,不让君侯专美。如此,君侯施一钱之惠,袁谭必施十钱以补之,孰能长久,一目了然。此其二也。”

“冀州是大州,户口堪与豫州相当,且钱粮部曲大多在世家之手,若无汝颍系掣肘,冀州世家全力支撑袁谭,袁谭兵力不少于十万。贾诩待价而沽,一心守并州,不会轻易出兵。张燕自守奴耳,怀观望之意,若田丰派人联络,张燕很可能按兵不动,如果条件合适,臣服也不是不可能。如此,袁谭夺取幽州易如反掌,将军未必有机会分一杯羹。此其三也。有此三者,君侯是以轻驭重,以小博大,还是坐视袁谭吞并幽州,岂不一目了然?”

孙策反复权衡了一番,觉得郭嘉或许有私心,但理由是成立的。如果能花小钱扶植汝颍系,给袁谭找点麻烦,让他不能顺利夺取幽州,自己的确可以更从容些。

“你估计要花多少钱?”

“不需要花钱,只是会少赚一些钱。”郭嘉说道:“君侯治下诸工坊的产品在冀州都有明显的优势,如果能让汝颍系的人经销,或者在进货时给一些优惠,让汝颍人能够压制住冀州人就行。琉璃之类有可能因为冀州人的抵制卖不动,但纸却无法抵制,用不了多久,我们就让冀州纸坊全部停产,经销我们的纸。其他诸如车马、农具之类,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处理。麋竺最清楚这些事,君侯不妨征询于他。”

孙策点点头。郭嘉很识相,只提建议,不参与操作。这件事是不是由麋竺来处理不重要,重要的是不能由汝颍系直接操作,否则就谈不上控制了。

孙策随即派人请来了麋竺。麋竺也觉得可行,这其实也是倾销产品的一种方式,挤垮冀州本地产业就是摧毁冀州世家,就是动摇袁谭的根基。汝颍人没钱没田,有用的只是才智,袁绍能掌握冀州时,他们的才智才有发挥的机会,现在袁谭控制不住冀州人,反被冀州人控制,他们就是无根浮萍,不足为患。冀州人拥有钱粮,又有户口,这才是袁谭真正的倚仗。如果他们垮了,袁谭不败而败。

至于由谁来主持,麋竺反复思考了一番,建议孙策与曹昂联络,由兖州过一道手。豫州与冀州的贸易往来大多都要经过兖州,如果兖州不能从中得利,曹昂没有动力去监管。如果让曹昂从中分一杯羹,曹昂就会主动监视豫州商人,不让他们私自贩运,否则就是损害他的利益。至于曹昂得到的那些利润,最后落在冀州人头上就是了。

孙策哑然失笑。果然术业有专攻,揣摩人心,郭嘉是专业的,做生意,麋竺是专业的。他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,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懂得分利与人。肯把利益分给别人,他才能朋友遍天下,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大。在这一点上,他超越蔡瑁至少一个身位。

“行,就这么办。”孙策拍板决定,让郭嘉安排军谋处研究细节,方案确定之后,派人与曹昂联络。军谋处有不少人是汝颍系,恐怕早就等着这个决定,接到任务的那一刻,不少人都悄悄的吐了一口气,立刻投入工作。

第二天一早,孙策收到了一份详细的草案。按照军谋处的惯例,一部分人拟方案,一部分人负责挑毛病,互相辩难,以免出现盲点,造成重大失误。方案是汝颍人拟定的,挑毛病的任务就落在了诸葛亮、杨仪等人的肩上。军谋处的人都知道这两人的手段,不敢有丝毫大意,准备得非常充分。

即使如此,辩难的过程也充满了争吵和口水,看得来观摩的刘和、马云禄目瞪口呆,大开眼界。

方案确定以后,孙策命孟建去兖州与曹昂进行磋商,自己扬帆起程,赶往青州。